壳聚糖作为絮凝剂, 兼有电中和絮凝与吸附絮凝的双重作用: 一方面通过大量电荷中和, 使带负电荷胶体颗粒脱稳, 并且形成细小的凝聚体; 另一方面通过高分子架桥作用, 将小的凝聚体聚集形成大体积的絮团。当壳聚糖溶于稀酸溶液时, H+和氨基相结合, 生成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分子和酒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蛋白质、纤维素等微粒相互作用, 使引起果汁和酒液混浊的蛋白质、单宁等胶态颗粒被絮凝沉淀下来而达到澄清目的。影响沉淀的因素有温度、pH、时间等。
具体应用案例
果汁种类 |
壳聚糖用量(g/L) |
温度(℃) |
时间(min) |
pH |
效果 |
苹果汁 |
0.24 |
45 |
40 |
4.5 |
澄清效果较好,果胶物质能被完全除去 |
石榴汁 |
0.3 |
35 |
60 |
3-4 |
果汁透光率可达85%以上 |
樱桃汁 |
0.45 |
27 |
40 |
3.7 |
澄清度达98.6% |
菠萝汁 |
0.5 |
35 |
60 |
3.46 |
透光率达93.3% |
桑果汁 |
0.8 |
40 |
40 |
2.5 |
澄清效果较好 |
火龙果汁 |
1.6 |
20 |
60 |
5.0 |
火龙果汁透光率达95%以上,果胶和可溶性蛋白质大量清除,提高储存稳定性 |
香瓜汁 |
0.5 |
40 |
20 |
4 |
透光率达98.6% |
姜汁 |
0.4 |
50 |
40 |
6.0 |
透光率达98% |
以上数据来源于文献